安科拉攻略82

安科拉攻略82

1、安科拉长角牛,又名安科拉—瓦图西牛,起源于乌干达,是当地最古老的牛种之一。长角牛最大的特点是角长、粗大,从生理学来看这有利于血液循环,能在高温下保持凉爽。该牛耐粗食,能以质量低劣的植物为食,且需水量少,主要分布在乌干达西南部和东北部,当地少数民族巴赫马人()从事长角牛的养殖。

2、在乌干达,导致长角牛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。一是,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在乌干达政府推动长角牛选育的过程中,过度地将长角牛与外地牛种杂交。弗里西亚牛是其中一个外来种,具有产奶量高,需要土地少。

3、然而,这种选育方式若长期持续下去,将会导致纯种长角牛的灭绝。其二,人口的剧增。随着人口的增加,人们不断地加大土地的开发利用,能饲养长角牛的地方越来越少。于是,牧民不得不把长角牛卖掉,转而饲养杂交牛,负面影响显而易见。

4、据当地政府统计,引种牛、杂交牛在2006年占到了17.3%,而1997年仅为4.4%。随着安科拉长角牛数量的大幅减少,与之相关的传统本土知识、育种知识等在逐渐消失。例如,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,他们过去常用草药来治疗奶牛得病的问题,而今却无人利用。外来牛种真的就比本地牛好吗。

5、短期来看,外地牛、杂交牛似乎比本地牛具有更多的优势,例如放牧需要的土地少,牛奶和肉产量相对较高,然而,它们对恶劣环境和气候胁迫的抵抗力差,尤其是近些年乌干达的气候发生了大的变化。外地牛、杂交牛的生长优势只有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才能体现出来。

安科拉攻略82

1、且与本地牛相比,外地牛在吃草过程中更容易被灌木和野草戳到眼睛;在洪水浸泡过的土地放牧时,更容易生病;当温度超过33℃及气候干旱将会出现生长不良。例如,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期间、2011年底乌干达先后发生了持续干旱和洪水,其间许多引进的弗里西亚牛、杂交牛都死了,而本地的安科拉长角牛却存活下来了。此外,在弗里西亚牛的饲养中,牧民不得不把牧场中的树和灌木砍了,以免伤害到牛。在牛的饲喂过程中,为了保持健康,牧民还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。

2、这些因素使得外来牛的管理成本比本地高很多,且破坏了树木、灌木等植被。相比之下,饲养本地长角牛,放牧方式是可持续的,不仅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,而且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结构,特别是植被的保护有助于减少火灾、干旱和洪水的发生。近期的研究发现,安科拉长角牛产的奶和肉更健康、营养价值更高。

3、从长远来看,牛的外来品种不仅难以改善牧民的生计状况,而且会破坏生物多样性。2009-2010年,在非洲牧民与环境网络、牧民和少数民族联盟等机构的推动下,安科拉长角牛的养殖户将牛群的特点及其传统知识进行了记录。

4、为了全面地掌握安科拉长角牛的信息,我们采用了非正式访谈、讨论等多种调查方法,与村里的长者、土专家等进行了广泛交流。通过记录,牧民与其它地方的人有机会分享相关的知识,最终达到保护本地牛种的目的。另一方面,通过调查,使牧民感到自豪,因为自己能够为长角牛的保护,当地植被的恢复做出贡献。目前,牧民积累的有关长角牛的资料已经作为当地长角牛保护、宣传的依据。

5、安科拉长角牛的优点倍受赞誉。知识的分享带来了巨大的影响。

  • 声明:本文由星界手游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